默观在《圣经》中的起源及其在中国天主教会历史上的发展

创建时间: 25 9月 2020

 

呂博侃

 

摘要

 

    本文分为两部分。首先,指出《圣经》对默观以及类似的祷告活动的看法。本研究将首先概括并解释与默观有关的希伯来语和希腊语主要术语(例如,haga(h),即“喃喃自语”、“默观”;siyah,即“说话”、“默观”)以及它们在《圣经》中的用法。同时也将列举一些与默观祷告有关的《圣经》例子。这些分析和举例将揭示默观的某些构成特点或默观在《旧约》时代和早期基督教中独有的特征。这样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默观总是指向上帝;它是祈祷者与上帝之间的一种虔诚关系。2)默观通常始于抑或或完全是背诵或低声朗读一段《圣经》祷文(或其他一些虔诚的祷文)。3)默观是与不断重复同一段圣经(或虔诚的)句子并将其记在心中联系在一起的。在纸张和书本都很昂贵的年代,人们比现在更依赖记忆,要想把圣经的祷文背下来或牢记于心,就必须经常重复阅读这些文字。其次,本文介绍了中国天主教会历史上流行的祈祷之方式一—用念珠祈祷,从中能够清晰地看出《圣经》对默观的解释。本文最后将简要总结默观在《圣经》中的起源与这种祈祷方式之间的联系,这一祈祷方式是中国天主教精神遗产的一部分,在其发展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代英语中,“默观”一词常与思考、思索某事联系在一起。这样,它的意义就与它的拉丁文词源,meditor、meditari、meditari联系在一起,也表示反思的过程。默观与思考的联系在《圣经》中也很明显,特别是在meletáo(“思考”,“默观”)或dianoéomai(“思考”,“考虑”)1 等词的使用上。

    不过,仔细考察《圣经》中有关默观的用语,以及默观的例子,就会发现默观还有其他重要的特征。在希伯来《圣经》中,有两个显著的词用来表达默观的意思。第一个是哈加(h):例如,它出现在《约书亚书》1:8和《诗篇》1:2中,这两篇鼓励反思神的律法,或者在《诗篇》63:7中,作者承认他在守夜的时候思考神。不过,这个词的词根主要不是与思考有关,而是与“发出声音”有关:在希伯来《圣经》中2,这个词作为动词出现了28次,其中14次译成英语与发出声音或声音本身有关。例如,在不同的上下文中,这个词可被译成“说话”,“告诉”,“发出”,“宣告”,“咕哝”,“呻吟”,甚至“咆哮”。因此,在一般译为“默观”的诗句中,haga(h)的意思主要与一种声音有关,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哈勒戴在他的字典中将其解释为“低声朗读”或“沉思(通过与人交谈)”(哈勒戴,2000,en.1932)。

        第二个用来表示默观的词是siyah。 其意义也与发音有关,在许多情况下,它被译为“告诉”,“说话”,“抱怨”甚至“唱歌”3。在希伯来语《圣经》中,这个词根的动词)形式使用的频率(11次)比哈加(h)(5次)更多,用祈祷表达默观的理念。4 ----使用与发音相关的词语来表达心理过程的理念似乎不是巧合:它只是强调了一个事实,即在古代以色列,思考某事常常是从大声说或朗读单词或低声嘀咕/耳语开始的。 一个人经常性地重复一两个包含公开真理的短语,就能够把这些话长期记在脑子里5。这一事实反过来又为他创造了一个机会,让他更频繁地思考它们的意义,从而影响他的决策过程。

    在祷告中重复一些简短的句子,这在《圣经》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诗篇》的许多章节,其组成一定与宗教祈祷有很强的联系,包含有规律的重复形式,每对诗句出现一个叠句,甚至在每一个单独的诗句中出现一个重复的短语。作为后者的著名例子,人们很容易想到《诗篇》(Psalms)第136章:它的26段每一段都以一句כִּי לְעוֹלָם חַסְדּוֹ  ki ləolam hasdo “因为他坚定不移的爱与世长存” 结尾。 除了《旧约》的《诗篇》,6 《圣经》中还有其他重复祷告的例子:在《但以理书》3:57-88中,“三个年轻人的颂歌”是以重复表达“祝福主”为基调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客西马尼园》中,耶稣自己也用“重复同样的话”来祷告,正如《马可福音》14:39所记载的那样。

    最后,《圣经》默观的一个更关键的特征需要提及。作为一种祈祷,默观总是指向上帝; 这是一种与上帝建立联系的方式。 在《旧约全书》中,这种对上帝的关注常常通过思考上帝所启示的内容来表达,这些内容分别被称为上帝的律法、戒律、律例、奇事、话语等。相关的例子可以在《诗篇》第119章或第1章中找到,它们与第2章一起“打开了通向整个《诗篇》的大门”(林伯格,1992:534)。当然,表示默观过程的字眼有时的确用来表达只想某事(或计划,策划等),7 但《圣经》从来没有把默观描绘成一种健身运动或以自我为中心的属灵修行。 《圣经》中的默观是人与神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

    总而言之,《圣经》中的祷告默观表现的是一种心理过程,常常是以重复的方式大声朗读/念出虔诚的话语,同时专注于上帝和与他有关的事物。

    现在,问题来了,在中国天主教会的历史上,这一《圣经》文化遗产是如何在信众中推出的。没有证据表明,中国信众的一些宗教活动的出现是因为他们熟悉《圣经》中的默观祷文的事例。尽管如此,正如上文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做法与《圣经》中默观的根源有相似之处。如果问在中国广为流传的祷告方式中,哪一个结合了谈论、重复和思考与神有关的事情的元素,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持念珠祷告的玫瑰经。8正如《耶稣基督的中国面孔》一书中所说,在中国,“玫瑰经有无数的经文,[和]诵经的方法,其中总有对神秘的耶稣(......)生命事迹的介绍”(马利克,2017 110)。

    难以确定是谁最早把天主教的玫瑰经用念珠祷告介绍到中国。一方面,持念珠的祈祷与多明我会士及其传统有很强的联系(Thurston,H.,&Shipman,A.,1912)。16世纪下半叶,这一传统因引入玫瑰经的圣母节和随后于1574年通过的多明我会总章决议而得到加强,该决议“倡导广泛推广玫瑰经”(Clarke 2013:30)。因此,在中国的多明我会士根据该决议采取行动,在明朝期间就已积极推广玫瑰经(参看Charbonnier,2007:3181-3186;Menegon,2009:252)。另一方面,耶稣会士在同一时期的传教活动中也使用了玫瑰经:例如,耶稣会士将玫瑰经的念珠送给崇祯皇帝的太监兼天主教居士王约瑟,以便在皇宫内向皈依者分发(Charbonnier,2007,Loc.2816-2832)。

    无论如何,早在16世纪上半叶(或者更早),天主教徒就已经在中国的不同地区,例如闽东(福建省)、杭州和北京修习玫瑰经(参见Menegon,2009:206-207;Charbonnier,2007:2821-2832,3296-3302)。

    当然,玫瑰经在中国的流行很难被看作是人民对《圣经》默观修行的思考结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许多传教士的观点来看,教导人们用念珠诵经玫瑰经是让耶稣基督和他生命的奥秘更接近大众的最佳途径之一(Malek,2017:110)。从普通信众的观点来看,持念珠诵祷的外在表象与他们所熟悉的佛教仪轨有相似之处,例如重复背诵(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半音吟诵”)某一特定经文,或者使用珠环/串珠诵经(参见Menegon,2009:245-246;Harrison,2013:27-28)。

    然而,这些相似之处并不能抹杀念珠与圣经的渊源关系,即使中国的信徒不一定知道这种渊源的存在。这些渊源不仅在表现祷告的形式上,而且首先表现在它的内容上。在玫瑰经的祷告过程中,重复的祈求中使用的大多数词语都直接取自《圣经》文本(根据《马太福音》的主祷文和根据《路加福音》的《万福玛利亚》的前半部分),而其他祈祷或其部分内容都是根据《圣经》信息创造的。然而,最重要的是对耶稣生命奥秘的思索,它向我们展示了玫瑰经与《圣经》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传教士们意识到念珠的重要性,但也意识到口头祷告和精神祷告相结合的困难,他们中的一些人采取具体措施教导信徒注意这个问题。例如,让-马丁莫耶(1730-1793)曾在川东和贵州工作,他写了特别的默观,要在每次用念珠背诵“圣母颂”祷文时说出。他试图将信徒的思想引向耶稣,而不是机械地背诵祷文,并学习模仿祷文中的具体事例(卡波涅尔,2007.4566-4598)。

    教导信徒这种类型的默观祷告,无疑对教会在中国的发展是非常有成效的。它帮助人们传承自己的信仰,尤其是在受迫害的时候。 夏邦尼神父说,一九八三年,他在新加坡使命期间,有一位来自中国福州的二十三岁水手来拜访他,他想见一位神父。 原来他是一个天主教徒,生于一个天主教家庭,但他不太了解自己的信仰; 他成长于动荡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他对宗教信仰了解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那个特殊的时代。 然而,他却知道每晚在家里与家人一起用念珠诵经的事情(卡波涅尔,2007:76-98)。

    然而,用念珠诵经并不只是入门信徒的祈祷方式。 资深信徒也这样做,他们的精神境界很高,他们的殉道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1814年11月7日,在四川,2000年10月被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册封的120名中国烈士之一吴国盛因拒绝放弃信仰而被判处死刑,他在被带到行刑地点时选择了用念珠祈祷玫瑰经(卡波涅尔,2007:4398-4409;天主教台湾地区主教会议特别委员会,2000:76)。

    总之:在《圣经》中,默观作为一种祷告,常常不仅与思考上帝和他的话语的过程相关联,同时也与重复的口头祷告相关联。这种做法的线索可以在世界各地基督徒的信仰活动中找到。玫瑰经是这一传统的突出例子之一。口头和心理因素的结合产生了这种祈祷,它在中国十分流行。它既简单又意义深远,源于《圣经》并适应当地的表达形式,受到新皈依天主教的人和为信仰献出生命的英勇信徒的赞赏和推崇。它提醒人们,在祷告中重复特定的固定短语很简单,这种祷告方式在《圣经》和教会历史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应用得当,就有可能通过默观与上帝建立具有深远意义的联系。

 

 


1   例如,在《西拉书》6:37中,这两个词是同义词。

2   在希伯来《圣经》中,它也曾三次作为名词出现(《约伯记》37:2,《诗篇》90:9和《以西结书》2:10)。有关《圣经》用语及其文本出处的研究利用了Bushell、Tan和Weaver (2008)编写的BibleWorks 8的搜索引擎。

3   例如,见《士师记》5:10,《历代志(上)》16:9,《约伯记》7:11,《约伯记》12:8或《箴言》6:22的不同英译本。

4   siyah:《诗篇》77:4; 77:7; 77:13; 119:15; 119:23; 119:27; 119:48; 119:78; 119:148; 143:5; 145:5; haga[h]:《约书亚书》1:8; 《诗篇》1:2; 63:7; 77:13; 143:5。

5   很明显,许多古代以色列人不识字,但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测,他们有机会聆听《妥拉》的话语,以便复述,记忆并传给他们的孩子:cf。参见:)Block,2015年,第107-108页。

6   包含重复祷告的《诗篇》例子:24,42(连同43),57,67,103,104,107,118,135。

7   参看《诗篇》2:1; 38:13; 《箴言》24:2。

8   根据大卫·布莱恩的说法,念珠是“基督教最受欢迎的默观方法”(布莱恩,1994年,第756页)。

 

呂博侃,Monumenta Serica Sin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Translated by 翻译: Zhou Shoujin 周守晋


参考资料

  • Aland, K.,  Aland, B., Karavidopoulos, J., Martini, C. M. & Metzger, B. M., (Eds.) (2001).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27th ed.).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BibleWorks. v.8.
  • Block, D. I. (2015). “The Meeting Places of God in the Land.” In Gane, R. E. & Taggar-Cohen, A. (Eds.), Current Issues in Priestly and Related Literature. The Legacy of Jacob Milgrom and Beyond.  (pp. 93-121) Atlanta, Georgia: SBL Press.
  • Bryan, D. (1994). “Rosary.” In Glazier, M. & Hellwig, M. K. (Eds.), The Modern Catholic Encyclopedia. (p.756) Dublin: Gill & Macmillan.
  • Bushell, M. S. & Tan, M. D. & Weaver, G.L. (2008). BibleWorks 8. Software for Biblical Exegesis & Research. Norfolk, Virginia: BibleWorks.
  • Charbonnier, J.-P. (2007). Christians in China: A.D. 600 to 2000. (Transl. by Couve de Murville, M.N.L., maps by Notley, D.) San Francisco: Ignatius Press. Kindle Edition.
  • Clarke, J. (2013). The Virgin Mary and Catholic Identities in Chinese Histor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 Downey, M. (1994). “Contemplation.” In Glazier, M. & Hellwig, M. K. (Eds.), The Modern Catholic Encyclopedia. (pp. 201-202) Dublin: Gill & Macmillan.
  • Downey, M. (1994). “Meditation.” In Glazier, M. & Hellwig, M. K. (Eds.), The Modern Catholic Encyclopedia. (pp. 558-560) Dublin: Gill & Macmillan.
  • Ellinger, K. & Rudolph, W. et al., Eds. (1997).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5th ed.).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 Harrison, H. (2013). The Missionary’s Curse and Other Tales from a Chinese Catholic Village.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Holladay, W.L. (2000). A Concise Hebrew and Aramaic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Based upon the Lexical Work of Ludwig Koehler and Walter Baumgartner. Leiden: Brill. BibleWorks, v.8.
  • Limburg, J. (1992). “Psalms, Book of.” In Freedman, D. N., et al. (Eds.), The Anchor Bible Dictionary, Volume 5: O-Sh. (pp. 522-526) New York, London, Toronto, Sydney & Auckland : Doubleday.
  • Malek, R. (2017). The Chinese Face of Jesus Christ, Volume 4a: Annotated Bibliography. Monumenta Serica Monograph Series l/4a. Sankt Augustin: Monumenta Serica Institut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 Menegon, E. (2009). Ancestors, Virgins, and Friars. Christianity as a Local Relig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 Nestle, E., Nestle, E., Aland, B. & Aland, K. (2012).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28th ed.). 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 Thurston, H., & Shipman, A. (1912). “The Rosary.” In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New York: Robert Appleton Company. Retrieved May 15, 2020 from New Advent: 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13184b.htm
  • Westminster Leningrad Codex. (2008).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 BibleWorks, v.8.

 


按此瀏覽PDF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