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精神转变

罗世范

   

  危机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机遇。疫情的持续和战争的爆发首先表明我们所珍视的一切可能会在片刻之间消失的风险。另一方面,危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醒悟并踏上精神之旅的绝佳机会。在所谓的依纳爵年期间,即2021年5月到2022年7月间,耶稣会士和他们的布道团伙伴试图探索依纳爵,这位热爱枪支的巴斯克绅士,是如何变成一位圣徒的?依纳爵的名字与一位早期基督教殉道者——“伊格内修斯”——有关,根据他自己的证词,他渴望被野兽吞噬,渴望与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同化。一个自恋的人是如何逐渐变为一位甘愿为拯救世界献身的人呢?

  这种转化不仅集中在个人层面,还集中在制度层面:依纳爵热切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并通过他自己内心的这种惊人变化,最终在更大的社会和教会中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改革。

  探索精神转化的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方面源于亚洲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德国伦理学家弗里多·里肯将他未发表的手稿寄给我以征求中国学者的回应。里肯认为,约翰·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中明确提到了康德。根据约翰·罗尔斯(1971)在《正义论》中的观点,“每个人都具有一种源于正义的免于遭受损害的权力,它永远无法以造福整个社会的名义被动摇”。罗尔斯的《正义论》是道德哲学讨论的一个转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拒绝功利主义和重新与康德传统联系,以及在道德的实质性问题方面远离元伦理讨论。绝对命令的关键概念是一个过程,通过该过程,法律和美德的具体责任在哲学上被重建。绝对命令不是自己构建的;相反,它是对我们日常道德经历的解释。良知有一个基础,而该基础已“反映”在绝对命令的概念中。完美履行互爱和互敬的责任产生了人类社会的理想方式:友谊。“友谊(从完美的角度来看)是两个人通过相同的爱和尊重而走到一起”。完美的友谊可能只是一个想法,但她实际上是一个必要的想法,正如康德所述,努力建立友谊是“理性要求的责任(6:469,17-28)”。

Read more

更多熱門文章

商业教育之商业促进和平项目及其精神前提

朴永生   摘要   本文旨在阐述B4P(商业促进和平)的愿景,在新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下开展管理教育,以东方传统哲学为基础,通过开拓和研究该地区有价值的B4P商业案例,来探索东亚商学院引领责任管理教育新模式的可能性。对B4P基本理解的框架的介绍,首先是通过介绍管理学的系统方法以及教宗方济各“生态皈依”的观点来解释B4P管理教育中精神维度的意义的。本文以韩国开城工业园区和中国大湾区建设为例,分析B4P模式在亚洲的机遇和挑战。文末展示了一种能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的商业模式。   B4P是责任管理教育的最终议程   自2008年联合国责任管理教育原则(UN...